诗歌翻译如何做到形神兼备
编辑:翻译公司
2018-04-02 16:05
公司动态
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文学艺术发达,中国的诗歌艺术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到世界热捧。翻译家们开始重视诗歌翻译,但是自古以来诗歌翻译历来都是翻译研究领域的难点。
天译时代翻译公司认为诗歌翻译的难点不在于其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是如何传达出诗歌的意境,如何用最精粹的语言将这种内涵最丰富的文学体裁形象地译出,使译文“形神兼备”将诗人的审美感受提炼,传达诗人的审美理想。
著名翻译加许渊冲先生曾言:译诗如写诗一样要“精炼、大体整齐、押韵,要有节调能让人听之悦耳。
诗歌翻译的原则:
一、忠实性的涵义
忠实性是所有翻译中最基本的指导原则,那么何为忠实性呢?它是指用一种语言(targetlanguage,TL)表达另一种语言(sourcelanguage,SL)时,保持与原文的对等(equivalence)。
忠实性内涵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形式上的忠实(formalcorrespondence)。它指只从形式上考虑,为了使表达再现信息(reproducedmessage)的TL与表达信息的SL形式相似,力求做到词词对应,结构、比喻与原作相似。其二是意义上的忠实(equivalenceintermsofmeaning)。它要求译文的思想内容与原文一致,在意义上没有增删更改现象。
二、诗歌翻译不能“绝对忠实”
1)、SL与TL本身的差异。各种语言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包括语音、拼写、语法等方面,不过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的有力杀手是语言方式、习惯的不同,包括用词不同、比喻不同、联想不同等等。由于这些不同,使翻译时很难,有时甚至根本不可能原文信息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完全地、毫厘不差地移植到译文信息中去。所以原文与译文不可能完全一样。
2)、文化传统背景的差异。这一点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举个简单例子:"fox"这个词,它的本意是"狐狸"。西方人认为"狐狸"是一种可爱聪明的动物,所以在英语中,用"fox"来描写人时,它形容人的"聪明、机灵"。而在中国,人们都认为"狐狸"是一种狡猾阴险的动物,所以当我们使用"fox"一词时,多用来指人"阴险、狡猾",这正是由文化传统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信息接收产生偏差,从而有可能导致翻译的不忠实。
3)、民族心理特征的差异。各个民族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心理状态。西方人写作时风格直率、坦诚,不绕圈子,这也与他们豁达的性格有关。而中国人则偏向于细腻、委婉的风格,作品耐人寻味。因而要把两种不同的心理特征溶合起来,绝非一件易事。
三、诗词翻译的独有特点决定不可能恪守忠实性
上面探讨了绝对忠实不可能的一般原因,接下来文章要结合诗词具有的自身特点,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诗词的翻译不可能恪守忠实性。
茅盾说过:"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象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而诗词作为最集中、最精炼的一种文学样式,对语言艺术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如果说一般文学翻译,要达到艺术性水平,必须解决如何用本国语言传达原文风格的问题,那么诗词翻译,除此之外,还必须解决如何运用和原著同样最精炼的语言、最富于音乐性的语言,来驾驭严格约束语言的韵文形式的问题,由此可见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