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翻译:别让中国文学绊在翻译上

编辑:admin 2016-12-08 09:52 公司动态

      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接连许多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被出版成各国语言,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的首部自传《游走:从少年到青年》,前不久亚马逊也与中国文学出版社签订了一系列关于出版中国当代文学名著的合作项目,不由令人感慨,中国文学作品如此受各国喜爱?
      但事实并非如此,据《环球时报》对英国、法国、瑞典、德国等西欧主要国家进行调查后发现,中国文学对于西欧国家来说,仍然属于“异国文学”,能够接受甚至接触的人群都十分有限,总体而言,中国文学在欧洲的整体影响力仍然十分薄弱。

出版翻译:别让中国文学绊在翻译上

      前不久,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整个中国文坛而言都相当重要,以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力来说,莫言至少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应该成为各国文坛的热点人物。然而,事后发现并非如此,莫言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在英国读者的心中留下太多的印象,大多数英国读者也仅仅只是听过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字,不论受众最多的美国书评圈,还是公认“最国际”、对东方作家最“客气”的法国书评圈,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分析、评论和介绍都寥寥无几。

出版翻译:别让中国文学绊在翻译上

翻译需跨文字文化双重沟壑
      莫言获奖是在2012年,但其头两部作品《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早在1988年便被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此后20多年里,其大部分作品陆续 被翻译成英、法、西、德、瑞典、俄、日、韩等十多种语言,出版到几十个国家,其中美、英、法等出版大国几乎出版过其所有主要作品。而诺贝尔奖的“主场”瑞典,近年来也接连出版了3部之多。这些作品大多由主流出版社发行,承接翻译的也多是著名汉学家,如美国的葛浩文、法国的诺埃尔和莉莉娅·杜特莱夫妇、尚达 尔·陈-安德罗,以及瑞典的陈安娜等。
获奖固然是得益于译作。但翻译是个苦差事,翻译文学作品,则因信、达、雅三要素的高标准、严要求,需要译作不但要传意,更要传神,要让译作即便以被翻 译语种来衡量,也仍然是同语种同类文学作品中的佼佼者,需要译者具备相当的文学功底、扎实的外语能力和丰富的异文化知识。正因如此,不论外译中、中译外,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来都是慢工出细活。“买彩票心理”是要不得的。

出版翻译:别让中国文学绊在翻译上

国际发行要借助当地渠道
      谈到翻译,法国一位喜欢中国文学、又懂中文的学者皮埃尔表示,大体上翻译是好的,但许多中国作家的韵味却很难用法语再现。张寅德教授也同样指出:现在 对中国文学的翻译质量已经大大提高,而且数量也越来越多。他同时也指出对中国文学进入西方市场很重要的一点是,还要在翻译、发行、营销方面与当地国家联 手,借助当地翻译与销售网络的力量,才能进一步发展。如果中国文学界、图书界想一味自己打造面向国外的图书,效果会很不理想。
更多文学翻译资讯,或者有出版翻译的需求,敬请联系我们,天译时代翻译公司:400-058-1811.